【资料图】
暑假已过半,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“每逢暑假,钱包减半”可不是说说。日前,浙江一家媒体就发起了一项关于暑期花销的调查,参与调查的家庭的孩子,以上小学和初中为主,这项调查的数据显示,暑期花销在5000元至10000元之间的家庭最多,占比35.27%,紧随其后的分别是花销在2000-5000元和10000-30000元两个区间的家庭,比例为30.62%和23.64%,仅这三个选项占比就达到了近九成,其中兴趣班和旅游是花费大头,占比超过一半。无锡的家长消费情况如何?记者采访了多位带娃的家长,来晒一晒假期的账单。
暑假才过半,已经花了两万多
倪女士此前接受本报《关注“神兽”度夏》栏目采访时表示,她女儿暑假报了5个培训班,原本以为自己很“卷”了,没想到对比周围的朋友,她只属于中等水平。而在前几天,倪女士向记者表示,她算了一笔账,真是不算不知道,一算吓一跳:倪女士暑假期间给女儿报了美术、吉他、跳舞、游泳、书法五门课程,加起来已经花了大约1.2万元,“这还不算中间我们出去旅游了一趟,花了五六千元的样子,再加上其他的花销,一个月的时间两万元已经出去了。”
倪女士直言,自己和丈夫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,她认为最好的投资就是教育,“我的观念比较传统,我在经济能力允许的范围内给孩子最好的教育。”不过倪女士也强调,自己并不会逼着孩子一定要学什么,这些培训班都是在征询孩子意愿的基础上报的。此外,倪女士也表示,自己家没有车贷,虽然有房贷,但是自己和丈夫的公积金能够负担,且家里只有一个孩子,“不然这样的消费还是比较有压力的”。
另一名家长胡先生是一名老师,他的孩子今年刚初一,他告诉记者,因为自己有暑假,因此假期儿子基本都是自己在带,这个暑假他第一次没有给孩子报任何兴趣班,倒是出去旅游了好几趟:“孩子上初中了,我家认为这个时间段开阔孩子的视野、增长见识更重要,技能、爱好可以等孩子自己有兴趣了再学,正好我也有这个时间。”胡先生说,7月初,他就和孩子去了一趟桂林,之后又在江浙沪一带自驾游了三趟,“连吃带住宿大约万把块钱。”
育儿观念有变化,消费也理性
暑假花在孩子身上的钱都用在哪些方面?暑假在梁溪区一培训机构内,记者又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多名家长,大多数家长都表示,各类兴趣班和旅游占据大头。家长袁女士介绍,兴趣班根据时间长短、孩子年纪各不相同,但大多在1500至3000元之间:“随便报几个就快一万了,而且孩子好不容易放长假了,总要出去走走,这就又一笔花销出去了。”袁女士的话也得到了周围多名家长的认同。随后记者再次提出疑问:“暑期在孩子身上的花费占家庭月收入的多少?”几名家长虽未吐露详细数据,但也表示“不会影响家庭正常生活”“肯定控制在经济能力之内”“要理性消费”。
采访中,不少家长都向记者提到“走出课堂”“走向社会”“体验自然”等话题,有家长就表示,他们与上一辈育儿理念一大不同就是不再仅仅是“书中自有黄金屋”,而更加支持孩子去接触更多的人、更多的事。
此外,今年各类夏令营、游学项目也受到了不少学生和家长的青睐,同样体现了这种变化。一家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今年研学项目的开班情况是去年的两倍,基本每班都是满员,不过跟前几年相比,今年国内的游学项目更受家长欢迎,“时间短、去的城市多、价格低都是国内研学项目的优势。”此外,该工作人员表示,从最近几年的情况看,参加游学、夏令营的学生群体有低龄化趋势,“早期是高中、初中的学生多一点,现在小学的孩子也多了起来。”工作人员表示,越来越多的家长乐意趁着暑假带孩子去开阔眼界,或是去名校体验学习氛围等。(记者 甄泽)